今天是: | 本網站含有煙草內容,謝絕18歲以下未成年人訪問 |
|
|
連日來,江西中煙廣豐卷煙廠鄉村振興聯系點——上饒廣豐區少陽鄉泉嶺村一派喜慶熱鬧的景象,一片片馬家柚基地綠意盎然,一條條新修繕的村道平坦寬闊,新竣工的村民活動中心人頭攢動,傳來陣陣歡聲笑語。
這個曾經交通不便、經濟薄弱的小山村,如今處處煥發著生機。變化的背后,是該廠深耕鄉村振興的堅實足跡。自2021年與泉嶺村結對幫扶以來,該廠探索出“黨建領航+產業造血+教育扶智”的幫扶模式,交出了一份鄉村振興的靚麗答卷。
蔬菜種植園吸引游客前來體驗采摘樂趣
黨建引領 駐村工作隊的“破局密碼”
“泉嶺村曾是貧困村,如今脫貧戶68戶,帶領村民脫貧致富,抓手在村集體經濟,靠的是把支部建在產業鏈上。”站在馬家柚基地前,該廠駐村工作隊員鄧樹旺曬得黝黑的臉上露出笑容。這位有著25年黨齡的老黨員,將組織關系轉入泉嶺村黨支部,和廠里派駐村的另一名隊員王德有一起用腳步丈量民情。2024年,他用厚厚一本民情記錄,詳細記下入戶走訪時收集到的130多條村民訴求;積極協調項目申報、論證和推進實施,爭取項目資金175萬元興建村民活動中心,95萬元用于烏龜山道改造提升,進一步提升村居環境,并更好地滿足村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。
駐村工作隊積極推進黨建共建。廠黨建科黨支部與泉嶺村黨支部結成對子,共同開展“主題黨日”活動,實現資源共享、優勢互補。創新推行“黨員干部下一線”活動,傾聽民情民意,幫助解決生產生活困難。在抗疫期間,組織黨員突擊隊開展抗疫宣傳,開展登記、維序等志愿服務活動。如今,村黨支部組織凝聚力和黨員戰斗力進一步增強,黨建引領成為激活鄉村治理的“金鑰匙”。
產業賦能 打造本土特色的“品牌矩陣”
在泉嶺村的農產品加工車間,返鄉青年徐正波正忙著打包“柚見金葉”禮盒。“去年,在駐村工作隊的熱心幫助下,泉嶺村搭建起了電商平臺。借助互聯網‘東風’,馬家柚銷售額突破200萬元,戶均增收1.2萬元。”這位“90后”新農人表示,駐村隊員的產業孵化計劃讓他決心回鄉創業。
該廠志愿者在基地察看馬家柚長勢
不僅如此,該廠還積極投入幫扶資金并打造符合本土特色產業品牌矩陣,建成50畝馬家柚示范基地和40畝苗木基地,推行“公司+農戶”模式,引導村民參與山羊養殖、千金薯和綠色有機蔬菜種植,帶動村民參與產業鏈,其中脫貧戶人均年收入增長26%。為了提升當地產業管理水平,駐村工作隊還導入先進管理理念,該廠志愿者入村開展新時代《金圣宣言》宣貫,將企業的管理理念融合產業幫扶全過程;特別是將品牌理念導入農產品開發,推出6款特色產品。
教育扶智 點亮山村的“希望之光”
“如果沒有駐村干部的幫助,我可能已經輟學了。”正在縣城中學讀書的小鐘成績優異,獲得過“宋慶齡獎學金”。前些年,脫貧戶老鐘因病去世,家庭失去頂梁柱,沒有了收入來源,小鐘的精神狀態和學習勁頭一度非常低落,有了棄學的想法。對于此種情況,駐村隊員王德有和鄧樹旺多次上門走訪鼓勵,并提供資助,使得小鐘繼續了學業。
不僅如此,每年學雷鋒活動月,該廠都會組織志愿者到少陽鄉中心小學開展志愿幫扶,為學生們送上書包和學習用品,并捐贈書籍;與泉嶺村共同開展讀書月活動,倡導養成閱讀習慣,不斷增長知識;每逢暑期,組織志愿者到村里開展防溺水宣傳。在廠援建的村民活動中心,農技專家講授馬家柚種植、電商運營等課程,參訓村民超800人次。
從機器轟鳴的卷煙車間到生機勃勃的鄉野田園,廣豐卷煙廠用責任與擔當書寫著工業反哺農業的時代篇章。正如駐村隊員王德有所言:“鄉村振興不是單行線,而是企業與鄉村的雙向奔赴。我們將繼續以‘金葉力量’澆灌希望田野,讓共同富裕的成色更足、底色更亮。”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熱土上,一曲工農協奏的振興之歌正愈發激昂。
本文已被瀏覽 次